“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”。今年以来,太平镇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群众增收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推动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来抓,聚焦“主体培育、示范引领、模式创新、链条延伸、品牌打造”,着力做大、做强、做精、做优“牛、药、果、菜”四大特色产业,持续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。
聚焦主体培育,汇聚强大合力。紧盯打造“全县中药材强镇、平凉红牛大镇”目标,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在周家村建成1000亩金银花示范种植基地,配套建成金银花育苗大棚8座,引进中药材收购销售企业1个;完成红崖湾肉牛养殖场改(扩)建,年内全镇新增10头以上红牛养殖大户17户,新增牛存栏860头;扎实开展“护园强果”行动,完成崖窑山地果园改造提升;全面靠实种植主体,川区7个设施蔬菜园区种植甜瓜、西红柿、辣椒、西葫芦等瓜菜260棚,特色产业发展合力不断增强。
聚焦示范引领,提升带动引力。依托周家村千亩金银花示范种植基地、阿林中药材加工厂,建成太平镇中医中药产业链党建孵化中心,成功举办第一届金银花采摘大赛和红花采摘比赛,组织党员干部赴定西通渭考察学习,举办中药材、肉牛养殖、蔬菜种植等各类培训12期,培训群众2000多人次。依托智慧温室建成了荒场村科普教育基地,成功培育种植名贵食用菌金耳,四郎殿村苹果种植大户在全县赛果赛园活动中喜获三等奖,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持续增强,示范带动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7000亩,牛存栏量超过了6800头,设施蔬菜棚均收入超过了6500元。
聚焦模式创新,增强发展动力。大力推行以技术、市场为先导,以基地、农户为依托,以“支部+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四位一体的中药材发展新模式,在金银花基地行间套种药用红花650亩、药用菊花500亩、艾草黄芪等50亩,既实现了金银花田间管理,又保证了当年收益。春秋两季在泾灵路、高太路、何崖路三条主干道路沿线建成金银花“庭院经济”示范带3条560亩。支持、引导红崖湾、寨子洼2个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开展技术培训、指导、咨询、交流和代销、代购等生产经营活动,发展动力持续增强。
聚焦链条延伸,扩大市场潜力。坚持以建链、延链、强链为重点,依托阿林中药材厂新建金银花加工生产线1条,引进甘肃金旭鸿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年收购黄芪、柴胡、蒲公英、茵陈等优质野生中草药560多吨,与群众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,与河北以岭药业、天津天士力集团等大型制药企业签订药材供应合同。引进西安新桥、平凉新阳光等地客商地头收购川区群众种植蔬菜,形成了“市场牵龙头、龙头带基地、基地连农户”全链条一体化发展体系。
聚焦品牌打造,激发增收能力。立足“牛、药、果、菜”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实际,全力打造红崖湾、寨子洼2个平凉红牛养殖示范村,精心研究设计“太平中药材”“黑河蔬菜”商标,制作了中药材、瓜菜包装礼盒,全面树立优质精品意识,充分发挥“数字太平”优势,利用“太平发布”微信公众号、抖音新媒体等平台,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全面宣传推介“太平中药材”“黑河瓜菜”等特色品牌,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,持续带动群众增收。(撰稿:胡志强 编辑:仇潇 审核:卢鹏涛)